驼铃悠传鸣沙山

好物百科 247

陈逸羽,东南大学学生妹一枚,文字清新淡雅悠莱。读着设计、爱着历史,一不小心就恋上了美术史。偶尔出来社会实践,那就顺便写个游记吧……

离开瓜州到达敦煌已经是下午三点悠莱。打了的士,穿过一座座荒漠色的平房,前往民宿整顿了半个下午,六点便出发去往鸣沙山·月牙泉。

驼铃悠传鸣沙山

六点的敦煌就像两三点的南方城市,艳阳依旧高照,但好在温度并没有南方的夏日高,穿件薄薄的长袖遮阳没有闷热难耐悠莱。不得不说敦煌的的士价格便宜,城市面积也不大,去哪都没有超过十元,一车人均摊也不会比自己城市的地铁公交贵多少。

司机师傅放我们下车的街道两边出租敦煌古装的店铺鳞次栉比,还有不少红色服装的售卖,不少游客都为了沙漠的美景而打扮自己悠莱。往前走到了入口,用了学生证打了半折买了票,被允许三天的自由通行。

驼铃悠传鸣沙山

早在外边的街道上便看见了连绵的鸣沙山山顶,穿过一道雄壮的仿古样式的门,满眼都是黄沙聚拢堆起的沙丘,峰峦危峭,山脊如刃悠莱。走出石板铺成的路,所踏之处都是细软的黄沙,倒像南方沿海旅游地区梦寐以求的绵软沙滩。之所以叫鸣沙山,源于这里奇特的自然地貌——鸣沙现象,此地沙子滑落碰撞的声音有鼓角之声,或轻若丝竹,或重若雷鸣,因此也有“沙岭晴鸣”之称。

驼铃悠传鸣沙山

来到鸣沙山的大部分游客还是会选择骑骆驼,虽说一百元的价格有点小贵,但对于来自四海八方的游客来说倒是新奇的体验——况且徒步去往月牙泉景点的路程也很遥远悠莱。在入口便可以看到成群的被装上牵引绳和骆驼鞍的骆驼卧在圈起来的起始点,出发的骆驼一队接着一队驮着源源不断的游客,远远望去的沙丘上有着一串又一串的骆驼队伍。

驼铃悠传鸣沙山

从小就向往骑马的我对于任何能骑的动物都跃跃欲试,一点都不心痛地花了钱,和同学们走向了起始点悠莱。被工作人员领进的骆驼圈,近距离看到一大群骆驼,大部分都静卧在沙地上,还有一部分站立着;亲眼见了骆驼不免感慨,原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是真的,骆驼比马更加高,想骑上骆驼必先跨上卧驼再让它站起来才行;骆驼的眼睛很大,配有长长的眼睫毛,远看倒是很可爱,它的嘴也很大,不少骆驼在自己的位子上自顾自地咀嚼,上牙和下牙交错着磨来磨去,带有一种憨厚可爱的喜感。但是不可避免的最引我注意的还是骆驼鼻孔下方的插鼻棍,这些骆驼在它4-5岁的时候,人们会用木桩钻鼻子。骆驼的皮厚,人类驯服骆驼无法通过打骆驼来使其听话,但鼻子是骆驼脆弱的部位,通过鼻骨能更好的控制他们。虽说现在都在呼吁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要关爱动物要善待动物,但是现实情况却要复杂得多。古时候为了吃饱饭,人类驯服了牛给它们套上了鼻环使它们成为了耕牛;为了长途跋涉,人类驯服了马为它们戴上马鞍使它们成为了坐骑……而现在这些驯养骆驼的人也是为了一份生计,或是为了穿行沙漠的人提供一种“交通工具”,或是为了供游客游玩增加体验感。每次看见这些带着枷锁的动物,都会让我想起托尔金在魔界里对精灵族的描写:“莱戈拉斯则是获得一匹体格较小、但看来性格刚烈的马匹,它的名字叫作阿罗德。莱戈拉斯接着要求他们替他解下马鞍和缰绳。“我不需要这些东西。"他身轻如燕地一跃跳上马背,出乎众人意料的,阿罗德乖乖地让他骑在背上,任凭他发号施令,精灵一向是这样和善良的牲畜打交道的。”

每一队的骆驼都有一位身穿红褂的牵引人,牵着第一头骆驼,后面的骆驼靠着绳子接在前一头骆驼上悠莱。我挑了第一头骆驼,为了更好的视野。坐上了卧骆驼,骆驼先起后脚,虽然说事先抓紧了前面的抓手,但还是吓了一跳,不由得向前倾斜。起了前脚便坐安稳了,骆驼的高度很高,对于一直觉得中国的马矮小的我来说非常新奇也很满足。被牵引人牵着往前走,后面的骆驼也乖乖被绳子牵着向前走。在沙丘上行走的骆驼一颠一颠,有些人觉得难受,但我就莫名地喜欢,我从小就向往骑马,向往策马奔腾,向往骏马骄行踏落花,我可能生来适合当一个马背上的女子吧?

往沙丘上走,沙地上被一步一步的驼掌留下了道道脚印,每条印记上都走过着一队骆驼悠莱。倾斜的沙丘坡上有着两条水平的窄路,我问牵引人,她说是牵着骆驼走出来的,每次刮大风,这些道都会被抹掉。我说骆驼会像马一样认识自己踩出来的路吗?牵引人说骆驼要被牵着才能走,不牵就会停下来的。骑骆驼的时候不能拍照或者拿手机,一来说是骆驼胆小容易吓到骆驼,二来手离开抓手也不太安全。我大胆尝试了一下发现过于颠簸拍不了也就放弃了,而付费的拍照项目也都被我们拒绝了。我们骑着骆驼走上沙丘的半山腰又绕道另一座山丘上下行,前往月牙泉的旅游景点。

驼铃悠传鸣沙山

关键词: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验证码